社会方志意识与方志界社会意识
社会方志意识与方志界社会意识
王泽群
方志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方志作用的发挥及整个方志事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方志界乃至整个社科界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这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研究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上观察和分析,似乎应当首先探讨方志界自身的意识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的方志意识,不仅要依靠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完善、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还要依靠方志界社会意识的提高。提高方志界的社会意识,是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拟从社会方志意识、方志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方志界社会意识现状以及如何提高方志界社会意识问题几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方志界的社会意识与社会方志意识
何谓方志界的社会意识?这需要先弄清楚社会方志意识的问题。
社会方志意识这个概念是笔者在《方志休闲利用刍议》①一文中明确而斗胆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人们对方志和方志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也就是人们对方志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方志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社会方志意识,是由方志和方志工作所显示的社会作用长期影响人们而在社会上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较为普通的心理倾向,是方志和方志工作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产物。当方志进入社会,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时,它也就同时被社会的各个方面的人们认识和重视,方志这一概念也就逐渐扩散、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当中,形成社会各方面人们普遍的共同认识。可以说,社会方志意识的形成,是方志的价值和效用作用于社会的结果。
既然社会方志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方志的社会作用,那么,方志社会作用的发挥,显然离不开方志工作,离不开方志工作者对方志和方志工作的正确认识和重视,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重视,即对社会各个方面和各方面的人们的认识和重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志界的社会意识。
《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显然,方志和方志工作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与各个领域的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说方志界认识和重视社会,就意味着方志工作者必须在与这些活动的联系中认识和发展方志事业,即在方志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内容的方志为社会各个方面和各方面的人们的服务作为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去完成。只有这样做,方志才能被全社会利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财富。最近有学者撰文指出“千百年来编志和用志的实践证明,编志者和用志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少数人”,②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编志者有可能永远是少数人,但用志者未必永远是少数人。用志者过去是、现在是少数人,这是事实,但事实也存在不合理性,并且拿这种所谓的用志实践是无法证明将来的用志状况的。这是方志部门惯有的封闭和保守心理在作怪,无益于方志事业的发展。如前所述,方志自身所固有的性质、属性、功能等决定了志书必然要由“官书”走向“民书”,“民书”的含义非指“民编”,而是指“民用”,既是“民用”,就不应是“少数人用”。如果缺乏为社会服务的全面、长远的意识,只着眼于社会的部分领域或部分的人们,或者“闭关自用”,方志就难以走向社会,难以唤起人们的认识和重视,那么社会方志意识就难以形成。只有方志界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意识,方志工作才能自觉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方志的社会作用。只有当方志显示它的社会作用,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唤起人们的认同感,从而形成社会方志意识。
这一点,从方志工作的实践也可以找到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的方志部门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如开辟阅览室,举办展览,积极宣传、发行纸质志书(含年鉴),制作、发行光盘版志书(含年鉴),将志书(含年鉴)内容上网,接受利用者电话、信函查询,为利用者代查代抄等,在整理编纂好各类志书的同时,尽力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方志利用需求,使方志资源在提供科学决策与管理依据,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开展国外境外学术研讨与交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毛泽东同志就充分认识到了志书在制定决策的目标和方案方面的价值,并且付诸行动、一以贯之,从青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他阅读了大量地方志书,用以认识中国社会、了解地情,从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和资料作为参考以指导工作,制定了许多指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科学决策;河南开封龙亭区地方志办公室根据志书记载,为领导提供了有关开封丝绸的历史资料,恢复了汴绸这一名优特产,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河南省丝绸工业中质量最好的产品之一;③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利用修志积累的资料创作并与山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4集大型历史纪实系列片《齐鲁风云》,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山东省委列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重要项目;④解放后,我国部分天文学家普查了全国的旧方志,并参照二十五史和其他典籍,编写出《中国古代天文史料汇编》一书,⑤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由于一些方志部门具有良好的社会意识,才使方志在社会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改善了方志部门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了社会地位。社会各方面的人们经常很自然地想到去方志部门利用方志,想到通过方志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就是社会方志意识的具体表现。人们之所以有了社会方志意识,正是因为方志界的社会意识强,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方志,使人们不断认识到方志的价值与作用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方志界的社会意识越强,方志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就越能增强社会的方志意识,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削弱社会的方志意识,阻碍或延缓方志事业的发展。
二、方志界社会意识薄弱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方志界的社会意识得到加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方志意识的增强。但是,我们应当承认,方志界社会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其主要表现在,一些方志部门的工作对象仍局限于本机关或本单位的领导和方志人员,与社会其他层面接触少,业务交流贫乏,信息闭塞,思路不宽;工作方式仍局限于“钻故纸堆”,缺乏敏锐观察社会的眼光,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强,安于现状,年鉴、志书材料供稿单位提供什么,就接受什么,不组织调查研究,也不进行指导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太过行政化、陈旧落后,不愿学习更新知识,不去争取社会和领导支持,得过且过,也不愿在自身优势上做文章,常拿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志书种类单一,内容匮乏,常年一个老面孔,新意、亮点太少,难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这种状况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方志事业的发展。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在以下方面。
从方志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看,我国方志工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期里,一直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方志部门关门搞方志,几乎与社会隔绝,地方志书“养在深闺人未识”,被称作“官书”,而不是“民书”,因为寻常百姓是难以接触到志书的。编志书者和用志书者只不过是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一些官僚、士大夫类的人物,并且编出的志书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内容少之又少。思维惯势和传统做法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比如,时至今日,还有人将社会主义时期新志书等同于《四库全书》而不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⑥所以,笔者认为,长期封闭的历史状态应该是造成方志界长期以来社会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意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对方志工作产生的影响不能忽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方志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方志工作带来负面效应。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和物质分配的差距在逐渐拉大,方志部门清贫化更为明显。为此,一部分人为了经济和物质利益而调离方志部门,这种价值取向造成方志部门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在激发人们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错误思潮,这对方志工作者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不良影响;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和盲目自发的调节因素,导致社会与经济上的某些决策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效益好、收效快的行业中,而忽视对方志工作的投入。加之方志部门本身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薄弱,条件较差,方志工作走向社会的进程达不到人们所企盼的目标。诸多因素的影响,方志界也就难以形成较好的社会意识了。
存在决定意识,没有方志工作,就不会有方志界的社会意识。同样,方志界的社会意识差,就不会出现较强的社会方志意识。只强调造成方志界社会意识薄弱的环境,而不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是不全面的。因此,方志界应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现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积极的、有效的办法。
三、提高方志界社会意识的途径
(一)解决方志工作者的认识问题。
1、进一步提高对方志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的认识。方志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基本上是同等的概念,都是说明方志对社会的用处。方志之所以具有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是因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方志作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各行各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除了内涵和外延已发生符合时代变化的“存史、资治、教化”功能外,具体地看,似乎还有旅游休闲利用等新功能。⑦人类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社会性,相互间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作为这些活动记录的方志,其作用和价值也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进一步提高对方志服务于社会范围的认识。方志反映的是人们(含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记述的内容涵盖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此很多人称方志“百科全书”性质浓厚。而且我们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方志需要记述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也可以说方志产生的渠道会越来越宽,其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如此广泛的来源和丰富的内容,既决定了方志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也决定了方志服务于社会范围的广阔性。其实,社会原本就是一个十分广阔的范畴。方志界只有正确认识到方志来源的广泛性,明确为社会服务的广阔性,才会知道自己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才会发现有很多的工作没做好,才会采取措施去做好工作。
(二)方志界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1、方志界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和沟通,是了解社会,同时也是了解自己的最好的渠道之一。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方志部门不出大门,不与社会接触,怎么能够编纂出各种志书?怎么知道社会需要什方志?又怎么知道方志部门最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呢?方志部门必须改变长期以来自我封闭、保守的观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渠道,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了解社会对方志的需求和与方志有关的社会情况。
要做好这个工作其实并不难。方志部门与社会联系的渠道很多,如方志部门在对方志工作检查指导过程中与下级机关之间的联系;在接受征集方志资料过程中与供稿单位、撰稿员的联系;在提供方志利用过程中与利用者的接触;在宣传发行志书时与社会各界的接触等。通过这些固有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向他们了解方志利用的需求,听取他们对方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方志部门还可以走出去深入机关、部门召开方志工作座谈会,直接对话交流,或发放各种调查表,收集利用者工作和科研动向,以利于发现其潜在的方志信息需求,及早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甚至还可以主动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有关活动,参与市场经济和生产技术活动,参加与方志部门有关的科研活动等。方志部门在这些联系和参与过程中既了解和认识了社会,又能增强社会意识,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方志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方志人员社会意识的核心内容。《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各级各类方志机构和方志人员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认真执行这些规定,就意味着方志部门和方志人员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也具有了高度的社会意识。应该讲,《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提高全民的方志意识和方志界的社会意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们在方志方面承担的不仅仅是一种自发的和道德上的责任,而且演变成一种法律责任,要求对方志和方志工作的认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方志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应具体体现在方志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
总之,提高方志界社会意识,是增强社会方志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开辟这条途径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从事方志工作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才能使方志为社会服务制度化、经常化,使方志为社会服务扩大化,使方志 工作的影响随之扩大,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方志意识,进而推动我国方志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⑦王泽群:《方志休闲利用刍议》,《广西地方志》(2007.4);
②、⑥刘其奎:《编修地方志要讲政治 但不能“政治化”》,《宁夏史志》(2007.4);
③曹子西 朱明德:《中国现代方志学》,方志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454页;
④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方志学基础教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⑤王文:《发展方志事业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2001.5)。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