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档案馆 王佳
八年的时间,从校园到社会,从象牙塔走向工作岗位,我完成了从一名懵懂的档案专业学生到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蜕变。在档案的领域中,我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过程。
初识档案:理论学习打牢基础
2006年,我考取了档案学专业的研究生,走进了档案——这一熟悉又陌生的领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我系统学习了档案学的理论知识,对档案学、档案工作都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坚持阅读档案学的期刊著作,及时了解档案学领域最新、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跟随导师从事科研课题实践,养成了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的基本思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决定档案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档案学提供的知识,不仅是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从事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技术。因此,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我对档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我今后从事档案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也正式走进了兰台,开启了我与档案的不解之缘。
踏入兰台:业务实践夯实基础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一所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是一所新成立不久的民办高校,领导对我的要求就是要建立学校的综合档案室。刚刚走出校园大门的我,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知之甚少,工作伊始还是有些茫然。面对这艰巨的工作任务,我虚心请教老师,积极到兄弟院校的档案馆室调研学习,从档案室的硬件设施入手,购置档案柜、档案盒、档案整理工具等我都亲历亲为,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写档案管理培训教材,对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指导,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从零做起。档案的管理要从平时做起,养成自觉性。平时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做到及时、主动收集存档的资料;按时归档、定期整理并经常检查,反复过滤;整理有序,科学管理,方便查找。此外,我对各个科室和教学系部移交的档案,每一卷都认真的检查,按要求整理上架并做好统计及数字化等工作。就这样,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将一所年轻学校的综合档案室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为学校档案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开端。通过这项工作,我对档案工作的整个流程,包括从收集、整理鉴定到检索、利用、统计都有了全面的理解,对档案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立体的认识,这也是对我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检验。在基层档案室的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走进档案领域的一段重要经历。
扎根兰台:理论实践全面提升
2011年,由于工作调动,我来到市科技档案馆工作。如果说之前的工作经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那么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则是对档案专业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我除了要完成科技档案、文书档案的实体整理之外,更多的是对档案信息的深入研究。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层工作经历使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科技档案这个专业领域中,我又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我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撰写科研课题申报材料,在馆内进行数字档案馆研究的主题讲座,挖掘科技档案资源,开展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在编写《天津市卫生行业科研成果汇编》的过程中,我利用馆内数字化系统,在近二十年数万卷档案中,查找到符合条件的档案五千余卷。由于早年的档案很多都是手写的,有些字迹模糊不清,有些繁体字、简化字需要仔细的甄别,给编研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把这些档案全部从库房中调出实体逐一进行核对,遇到拿不准的字请馆里的老同志帮忙辨认,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出色的完成了这项编研任务。触摸着那些泛黄的纸张,仿佛与那段久远的历史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巨大魅力。
从最初校园里只知理论知识的“书呆子”,到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档案工作者,我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体会了档案工作的平凡而伟大,树立了扎根兰台的坚定信念。兰台人的生活是平淡而单调的,是平凡而寂寞的,但是兰台工作是真实的,是精彩的,兰台工作还原了历史、服务了现实、畅想着未来,我为身为一个兰台人而感到自豪。